側邊選單開關

公告訊息

水保做好沒煩惱 農村幸福樣樣好
:::

日光小林低碳農場 種下希望,豐盛萌芽



  

114年8月8日高雄市杉林區日光小林社區舉辦「日光小林低碳農場」動土儀式。這是日光小林自莫拉克風災16周年重建歷程中的一頁,更是族人找回文化在土地上生根、發芽,走向永續的嶄新旅程中,重要的里程碑。
  


  

儀式命名「望豐」,象徵將希望植入土地,在族群祝福與地方願景中共同耕築大武壠族傳統作物。現場由甲仙小林國小、大滿舞團、日光小林大鼓陣等團體進行展演,以大武壠族傳統祭儀進行祈福與開工儀式,展現社區對土地的敬意與重生的信念。同時安排有日光魚笱市集,展售高雄農村特色農產品,及日光小林社區導覽,讓參與的民眾可以更深入認識當地文化特色。
  


  

日光小林社區潘枝梅理事長表示,對族人而言,重建不僅止於硬體建設,更在於找回與自然、文化的深層連結。為了延續這樣的理念,社區近年積極承租鄰近農地,規劃以低碳、友善環境的方式建立「低碳農場」,預計將生產大武壠族傳統作物如雞角刺、地瓜、芋頭等;未來也在蓋婭永續農場的指導下,採生態友善、節能減碳的方式進行生產,投入農場的碳盤查,成為推動永續農業與環境教育的示範場域。
  


  

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臺南分署分署長柯燦堂表示,本次運用農村再生基金經費建設,打造臺灣首座由在地社區協會運作的低碳農場,結合蓋婭永續農場,指導生產提升產值,協助人力培育並鼓勵青年返鄉,促進社區自主與公益發展,並以實際行動回應「2040農業淨零碳排」政策目標。
  

「我們相信,希望不會被無情的風災沖走,只要我們願意,就能在土地上重新生根」是動土儀式上,每一位參與族人的共同心聲。日光小林社區從八八風災後的永久屋安置基地,轉化成文化與產業並存的百大文化基地。今日,日光小林社區低碳農場動土,象徵了當地居民在這塊新土地種下希望,農作物豐盛萌芽,更栽培出一代接一代的新力軍,回到農村穩定就業,讓更多民眾可以貼近與瞭解大武壠族傳統文化魅力之處。
日光小林社區低碳農場動土儀式
日光小林社區低碳農場動土儀式
日光小林社區低碳農場動土祈福
日光小林社區低碳農場動土祈福
小林國小陶笛歌謠表演
小林國小陶笛歌謠表演
祝瑞敏副分署長關心現場參與展售社區
祝瑞敏副分署長關心現場參與展售社區

發稿單位 臺南分署
聯 絡 人 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臺南分署/祝副分署長瑞敏
聯絡電話 06-2684367轉4701
電子信箱 chu@mail.ardswc.gov.tw
本篇內容給予您的感覺?( 請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