側邊選單開關

關於分署

水保做好沒煩惱 農村幸福樣樣好
:::

大樹區統嶺坑溪環境改善三期工程

■主辦單位: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臺南分局

■設計單位:剴盛工程顧問有限公司

■監造單位:剴盛工程顧問有限公司

■承攬廠商:九河營造工程有限公司

■契約金額:新臺幣14,576.5千元

■工期:107年1月6日至107年11月29日

一、工程內容:

  1. 1.基礎加強工,551.8m
  2. 2.跌水保護工,49.4m
  3. 3.固床工 A式 84.3m,B式 96.9m
  4. 4.護岸修復26公尺
  5. 5.碎石步道118.4m、仿枕木步道6.2m
  6. 6.產業P.C步道修復570m²
  7. 7.欄杆222.8m
  8. 8.舖面,A≒93m²(仿枕木、塑木)
  9. 9.便橋1座
  10. 10.石桌椅 1組、玄武岩座椅 1組
  11. 11.青蛙意象(石材)2隻、(FRP)2隻
  12. 12.牆面美化280m²

二、工程之創新性、挑戰性及周延性:

創新性:

  1. 採預鑄工法縮短工期提高施工安全:河道凹岸處經溪水長期沖刷導致護岸基礎裸露,既有跌水工下方處受溪水撞擊致掏空,影響既有水工構造安全。為保護既有構造以穩定上方保全對象安全,於河道開挖整地後採用預鑄生態槽方式吊放安裝,避免施工人員長時間在河道內工作,增加施工安全性。
  2. 預鑄工法結合生態需求營造河溪生態:保護兩側護岸基礎之預鑄槽採用框型樣式設計,可減輕混凝土用量,中空的框型框架可有效圍繫凹岸土砂穩定,減輕凹岸掏刷情形,框型內部之土砂可增加河溪發展所需之表面生物膜,框內亦可保持適當之水位提供沽水期生態維繫所需,保障河溪生態維持。
  3. 牆面造型污水排水溝槽:原有牆面埋設既有污水管線,延牆面流下,污染牆面。為避免因此影響景觀,採用陰刻方式於牆面刻出凹槽,導引污水管污水排入下方生態槽內,並以造型樹方式美化既有牆面,增加與周邊景觀之協調性。
  4. 四季花道:以不同季節之開花性喬灌木,豐富原有植生多樣性,並利用其花絮創造本河段四季時序景觀的動態美,讓到訪的遊客感受四季不同的氛圍。
  5. 在地生態意象:因鄰近統嶺坑溪,常常能聽到蛙鳴叫聲,於設計階段時,增加了青蛙意象造型於溪床上,營造出在地物種的特色,並於全區內增加FRP青蛙造型可供大朋友或小朋友可以來拍照留念,突顯地方生態及在地農村風貌。

挑戰性:

  1. 防汛期間施工,河道工項施作困難:本期工項包含施作河道基礎加強工及固床工,施工範圍長達1.4公里,雖可配合增加開設工作面因應,惟施工期間部分為汛期,仍有施工困難度。
  2. 河床高程差異大,預鑄槽吊放不易平順:兩側既有護岸基礎深淺不一,大大提高吊放預鑄槽時之放樣及定位。預鑄槽吊放處經開挖後配合基礎深淺不一之因素採用基礎打底之方式控制基礎高程,並配合河道高程精準控制,完成後之介面方可平順。
  3. 施工界面多銜接不易:本期屬三期工程,與既有工程多有銜接,且整地後為順應周邊環境,更多次調整高程及鋪面排列方式,使全區動線、節點得以銜接平順,工進推動不易。
  4. 既有構造老舊影響施工:河道兩側既有護岸,經長年溪水沖刷有部分損壞之虞,又本工址屬常流水河道,施工期間常需視施作段相關結構及環境條件調整開挖長度(範圍),增加施工困難度。

周延性:

  1. 設計階段與高雄市政府、佛光山及統嶺社區充分溝通:本工程所在統嶺社區已完成農村再生計畫,計畫朝向生活、生態及生產均值發展,故本工程以其為藍本,並結合佛光山及市府構想後勾勒出本工程藍圖,充分呼應多方需求。
  2. 水工構造兼具安全與生態:以綠色設計為發想,透過部分中央開口的固床工,補強既有弱化之結構,同時降低各段區間水位差,創造生物洄游通道,健全生態棲地環境。
  3. 生態工法施作: 於設計規劃階段及施工前,委請生態觀察團體進行工區生態調查,掌握統嶺坑溪生態特性,並將生態專業意見納入設計方針,因此使用在地材料採生態工法施作,增加生態棲地且串聯各生態嵌塊體,改善生態環境。
  4. 融合周邊環境、改善整體景觀:本工程除保留統坑溪河道生態環境外,亦導入周邊佛光山和社區生活元素,利用窳陋點、產業步道及舊有管線壁面改善,使整體環境更為協調。

三、優良事績及顯著效益:

  1. 施工中降低對生態的擾動且串聯縱向生態通道,提供游洄上溯之路,使工區內回復速度快。
  2. 解決縣府、佛光山及在地居民需求,創造生產、生活、生態兼備的河岸友善空間。
  3. 營造對環境安全、生物友善及景觀休憩空間。
  4. 結合社區觀光及產業推廣,增加曝光率,活絡地方產業經濟,加值整體觀光內涵。
  5. 串聯統嶺坑溪上中下游分區及社區需求規劃區分功能性,提供多元活動場所及多功能性之環境教育場域。
  6. 社區觀光行銷推展,提高青年返鄉服務意願。
  7. 配合市府工程共同解決公有地佔用,落實土地使用正義。
  8. 提高在地材料使用率,減低外購材料數量,提升維管需求。